23条举措答好文化与科技“融合题”
【 字体:
打印
时间:2025-07-05 08:12 来源:大众日报

23条举措答好文化与科技“融合题”

到2027年,打造10个以上标杆应用场景 努力建成全国文化和科技融合新高地

7月4日,省政府政策例行吹风会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为推动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协同创新,守正创新推出更多文化“两创”标志性成果,近日,省委宣传部会同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等部门、单位联合印发《山东省支持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协同创新的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政策措施》),从项目建设、市场主体、人才培育、金融服务、优化生态等方面,创新推出23条政策措施。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电影局局长程守田介绍,《政策措施》支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文化项目建设,明确了聚焦文化科技研发、文化智能装备、文化应用场景、文化传播创新、文化文艺创新、文化数据利用、文化大模型、文物保护创新等8个重点方向布局重大项目。比如,对符合条件的文化科技企业给予研发费用后补助,对省内符合条件的原创性文化技术类、应用类项目给予资金支持,对符合条件的文化元宇宙“名品”“名景”给予资金奖励,对我省企业出品并在国内主要视频网站上线播出,订购分账金额达到规定条件的网络剧、网络电影、网络动画片给予资金奖励等。

在做强文化和科技融合市场主体方面,《政策措施》提出支持文化科技企业数字化转型、布局建设文化科技融合创新平台、推动文化数据资源交易应用、支持文化科技成果落地转化等5项措施。其中,对符合条件的文化制造业企业进行奖补,对新升级且符合条件的文化科技融合创新平台给予经费支持,对文化科技平台和企业打造国家级数字化转型标杆给予奖补。针对培育文化科技融合型、复合型人才,《政策措施》明确加快引育文化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团队、强化省属文化企业和事业单位人才政策激励等5项措施。如支持通过项目合作、顾问指导、兼职挂职等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对文化科技人才提供医疗保健、交通出行等绿色通道服务保障,支持文化科技人才申报省政府非教育系统公派出国留学项目等。

发挥金融“活水”作用,《政策措施》从加大文化科技财政金融支持力度入手,提出加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和政府投资基金支持力度、增加金融机构对文化科技企业的信贷投放、优化文化科技企业金融服务、支持文化科技企业上市融资4项措施。如统筹发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政府投资基金作用,推动重大生产力布局、重大技术创新和重大文化科技融合创新项目建设。对科技成果转化贷款按时还本付息的中小文化科技企业给予贴息支持等。同时还要求,有关部门围绕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协同创新密切协作,在项目遴选、企业培育、人才引进、技术攻关、平台建设、成果转化、财政支持等方面加强统筹协调。

吹风会上还对近期发布实施的《山东省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25—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作了介绍。根据《行动计划》,到2027年,围绕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山东将突破20项以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关键技术,打造10个以上标杆应用场景,培育20家左右具有山东特色的文化和科技融合重点企业,努力建成全国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新高地。

省科技厅党组成员,省创新发展研究院党组书记、院长刘峰介绍,《行动计划》突出创新基调、强化需求导向、坚持融合引领,确定了5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分别是突破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新技术”,研发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新装备”,打造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新载体”,拓展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新场景”,发展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新业态”。“我们以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新技术、新装备、新载体、新场景、新业态5项重点任务为主线,构建起全链条贯通、全要素集聚、全周期服务的深度融合发展新格局,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创新动能。”刘峰说,下一步,将会同省有关部门,全力推动《行动计划》落地实施、见行见效。(记者 齐静)

责任编辑: 张志远
分享
上一篇: